浙BA观察:篮球盛宴下的经济效应
记者 朱高祥 潮新闻客户端
跟随热潮,亲临现场,感受浙BA篮球联赛的激情澎湃。这个夏天,杭州球迷大彬观赛后,成了不折不扣的“浙BA”推广大使,四处向人推荐观赛的乐趣。赛场上,掌声、口哨声、呐喊声交织成一股强烈的氛围,球员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对抗都让人紧张得屏息以待。
在这股热闹的氛围中,一股无形的经济热潮也在悄然涌动。球馆外的餐饮店顾客盈门,冰饮、烧烤、小吃摊的生意火爆;周边酒店入住率大幅上升,连一些原本冷清的小旅馆也早早订满;官方周边商品摊位前排起了长龙,印有“浙BA”标识的T恤被热情的球迷一抢而空。网络直播的背后,无数网友在线“云观赛”,点赞、评论,为每一球欢呼,将消费经济的热度推向新的高峰。
人流量、消费额、曝光度持续攀升,“浙BA”点燃了城市的夜晚,同时也带动了相关经济链条的发展。今天,让我们一起潜入“浙BA”的消费之海,感受篮球带来的经济涟漪。
门票最低8元,小篮球激发“全民观赛”热潮
9月2日晚,余姚队在余姚技师学院体育馆主场迎战柯城队,现场座无虚席,球迷的热情点燃了这座东南名邑。这场比赛设有18元和28元两个票价档次,亲民的价格降低了观赛门槛,吸引了众多球迷抢票,门票迅速售罄。
据了解,“浙BA”的门票价格亲民,最低8元,最高不超过30元,部分场次还提供免费赠票。此前,大彬观看了杭州对战诸暨的比赛,作为“浙BA”城市争霸赛的揭幕战,明星大咖助阵,球员激烈碰撞,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内的气氛几乎要“掀翻屋顶”。大彬感慨,没想到家门口的草根“浙BA”也能如此吸引人。
自7月6日揭幕战以来,“浙BA”的每场比赛都座无虚席。球员们有着自己的“AB面”,球迷们的支持也毫不吝啬。为了为自己的家乡呐喊助威,许多球迷纷纷涌入赛场,让“浙BA”火得一塌糊涂。
浙江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毛根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浙BA”的“票房”出乎意料,早前的篮球赛事并不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据悉,“浙BA”第一阶段预选赛(7月6日至7月27日)共举办250场比赛,现场观众共计778810人,门票收入达到576.36万元;80余家媒体近200个平台、账号,线上直播总观看量超1亿。
体育搭台,消费唱戏。在每场“浙BA”赛场外,活动同样丰富多彩,各类集市让球迷们大饱口福。
“浙BA·浙里潮集”现场。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比如,萧山区为城市争霸赛揭幕战打造“浙BA·浙里潮集”嘉年华,融合体育、文化、商业、旅游、科技等元素,近200个摊位聚集众多球迷。临平区特地在比赛场馆外举办“夏日晚风”集市,体育用品、文创产品、文旅产品应有尽有。在温州市体育中心外的“篮街福”市集上,29个后备箱摊位升腾着烧烤烟火气,瓯绣、米塑等非遗技艺展示穿插其间。平阳赛场的“供富大篷车”汇集了怀溪番鸭等20余种当地小吃,球迷扫码就能将这些特产直邮到家。
据潮新闻从浙江省体育局了解,自7月6日至8月30日,“浙BA”设置文旅、体育、农产品等场外集市481场,摊位数14000个,售卖金额1.88亿元,带动消费10.53亿元。
逛过“浙BA·浙里潮集”的陈女士表示,这种比赛与集市结合的方式新颖有趣,很适合全家一起来观赛,感受热血也感受烟火气,让人来了还想来。
从篮球到应援服,球场成无形带货现场
“浙BA”激战正酣,工厂里的缝纫机也快被踩冒烟了。
在杭州兆壹体育文化有限公司的工厂里,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浙BA”的“战服”,排版、打印、裁剪、印染、包装……城市赛阶段,所有的比赛服、裁判服和球迷应援T恤都出自这里。
作为“浙BA”城市争霸赛服装的独家生产商,兆壹体育的负责人徐广超表示,“浙BA”开打的这个夏天,分外忙碌。作为浙江本土企业,公司一直专注体育服装赛道,“浙BA”官方可能看中了我们的经验,就建立了服装生产方面的合作。
“‘浙BA’成了企业的最佳宣传窗口,从7月份至今,我们公司产品的整体销量要比往年增长50%左右,更多的消费者通过‘浙BA’知道了我们。”徐广超说,“浙BA”更重要的意义是其带来的长期价值。
徐广超作为体育爱好者,也会在闲暇时候去现场观赛,给自己支持的球队加油。“现场氛围特别棒,球员们都在汗水中激烈对抗,周围的灯光舞美以及比赛的专业度上都达到了职业的水平。”徐广超说,球场内的每一处都展示着浙江的硬实力。
“浙BA”现场。潮新闻记者 王柯宇 摄
就说那只小小的篮球,产自浙江三门,是“健龙体育”自主研发设计。它搭载赛事级防滑筋沟专利技术,历经多道严苛质检工序,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展示着浙江制造的强劲实力。
在“浙BA”的比赛现场,观众还常常能听到AI解说员的声音。名叫“浙小体”和“宇大嘴”的AI解说员,是由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联合宇视科技、浙新四维等科技企业打造的体育智能体,展示着浙江在推动科技与体育融合的尝试,深受观众喜爱。
球迷的热情也点燃了各大品牌商的热情。不少商家争抢“浙BA”城市争霸赛阶段的22支参赛球队冠名权。大名单公布后不到半个月,所有球队都已经拥有响亮的新名字,如绍兴叫“古越龙山队”、苍南叫“金厨娘队”……
“‘浙BA’在赋能品牌与消费上能发挥显著作用。”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李启迪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赛事赞助、场馆广告投放、产品植入等方式,企业可在“浙BA”赛事传播过程中频繁曝光,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知名度。
篮球激起消费“震荡波”,连文创周边也跟着卖疯了
“浙BA”俨然成了一场全民狂欢。这场狂欢不仅存在于场内场外,也延续到了线上线下。
赛场上,赛前交换礼物成了“伴手礼大比拼”,千岛湖活鱼、天目暖锅、金华火腿、舟山海味、湖州白茶……每支队伍都带来了各地独特的礼物。
同样尽显心思的不只是“伴手礼”,周边文创也各具特色,有彰显各地风物的卡牌、冰箱贴、毛绒玩具、帆布袋,甚至还有时尚的“吧唧”等等。
为“浙BA”温州赛区制作的吧唧。图片来源:龙港市印刷包装行业协会
比如,温州的九分半(浙江)印刷有限公司以温州文旅发布的12个县市区卡通形象为蓝本,通过精湛的印刷工艺,将各地独特的文化元素融入小小的吧唧之中。瓯海瓯柑、洞头海鲜、永嘉麦饼、文成山药,温州各地特色美食都在吧唧上得以生动展现。又比如浙江11市的特色冰箱贴,每一枚质感精良的冰箱贴都浓缩了一座城市的地标与人文精髓。一经推出,就深受消费者喜爱。
李启迪认为,“浙BA”并非单一体育赛事,而是融合了群众体育、城市文化、休闲消费、地方产业的综合平台。这种模式使得本地产业探索“体育+文旅”“体育+消费”“体育+文创”的融合路径。
“浙BA”的火热,也直接带动了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从篮球培训到体育用品制造,整个产业链都感受到了赛事带来的红利。
杭州临安,在浙江农林大学衣锦校区开营的暑期篮球培训营共吸引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各个阶段的300余名学员报名参加,小朋友们对篮球有了更多的兴趣。
作为体育用品企业,宁波维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也感受到了“浙BA”带来的运动消费潜力。“开赛以来,大家对于篮球运动的热情特别高涨,带动了诸如球服、球袜、球鞋、护膝等产品的销量。”宁波维动体育企划部负责人汪旭伟表示,“浙BA”的能量这么大,确实让人没想到。据潮新闻了解,维动体育在淘宝的销量,8月成交金额同比增长35%,客单价提升40%。
而作为“世界超市”的义乌,则在赛事“气氛组”道具供应中抢占先机。拍拍手、喊话筒、闪光棒等产品成了不少商户的热销产品,从基础款到定制款,批发价几块钱的小商品,有时一天能销售几千个,甚至上万个。
“浙BA”的每一场比赛,不仅是一场球技较量,更是一场城市消费盛宴。它从“看赛事”到“玩赛事”,把体育竞技的舞台变成城市消费的新引擎。